半岛全媒体记者刘雪莲
青岛0岁的复转*人马凯,为了救别人家的患病孩子,一个月减重60斤。8月16日下午2时许,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马凯在青大附院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他的热血还有他用心准备的神秘礼物,飞驰北京,去挽救那个12岁的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住院期间,马凯9岁的儿子和他视频时跟他说:“爸爸,告诉小哥哥,康复后,来青岛我们一起打球。”
马凯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捐献造血干细胞,满满*人范儿
虽然正式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在8月16日,但马凯从8月12日起就住进青大附院,开始为捐献做准备。
8月12日一大早,青岛倾盆大雨,马凯Q房网的同医院,马凯简单拉了个行李箱就出门了。住院的前一天,他还在单位正常上班。
马凯住院后,连续四天,每天早晚各打一针动员针,不少人打了动员针后,身体都会有些反应,但马凯习惯说的就是:“在可控制范围之内,就是后面两天腰有点儿疼。”
马凯整个住院过程里,志愿者刘伟浩全程陪同。刘伟浩是青岛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大队的一名志愿者,也是无偿献血崂山中队的队长,平时经常会到中心血站献血小板。
陪伴马凯将近5天的时间,刘伟浩说非常佩服马凯,“他身上有*人特有的一种果敢果断的气质。”
“对方是个12岁的小男孩,他在心理上就是那种义不容辞的感觉。”刘伟浩说,这几天,他强烈感受到马凯身上那种一往无前的勇气。
捐献前一天的晚上,刘伟浩陪着马凯在病房外边的小院子里走了接近步,他能感觉到马凯心态上的放松。
“他的心理状态非常好,喜欢笑,三句话就嘎嘎笑起来。”刘伟浩觉得马凯良好的捐献状态,一是得益于曾经*人的很棒的体质,另外就是心理素质非常好,“所以他今天捐献特别顺利。”
对于刘伟浩的心态说,马凯很赞成,不过他强调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大家的关爱给了他很大的力量。从知道他要捐献开始,家人、同事、各级红会的领导,都在支持他。马凯捐献的事情经过媒体报道后,他远在北京的战友也都关心他,这些都让他感到莫大的鼓励。
而记者在采访马凯的过程中,也切实体会到了他*人式的低调。为了保证体检顺利,他大热天每天慢跑快走3公里,没有说苦,只是说李村河很漂亮,每天3公里很快;受捐献孩子家长给他写的感谢信,记者是在红会工作人员手机中发现的,他只字没提;1个月减重60斤,他也是和记者深聊后无意中说起……
马凯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很骄傲,送给儿子一份开学礼物
马凯住院期间,每天会和儿子视频聊天。9岁的儿子暑假后开学就上小学三年级了。视频聊天时,儿子说的话让马凯动容:“爸爸,你是最棒的”“爸爸,告诉小哥哥,康复后,来青岛我们一起打球。”
对马凯来说,他此次捐献,是送给儿子开学前的一份礼物,让他知道爸爸做了一件值得他学习的事儿。
马凯珍藏着一本中国人民解放*转业*人证明书,那是他外公留给他的。“自从他去世后,我一直留着做为纪念,也激励自己。”马凯说,自己从小就喜欢跟着外公,听他讲*队里的故事。马凯的父亲也是*人。外公和父亲是他从小崇拜的偶像。
也因此,年上大学的马凯,在年大三的时候当了兵,一当就是12年。
“我的老单位合并了,改番号了,本来还打算把这个我退伍不褪色的消息告诉他们。”马凯说,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儿,真的很想跟曾经的战友们分享,那种*人的荣誉感,是刻在骨子里的。
马凯把祖辈、父辈对自己的影响,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儿子身上。只要有时间,他最少每个季度带儿子去一次海*博物馆等地方,对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而这次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中儿子表现出的爱心,也让马凯感到骄傲。
热血和神秘礼物,共同赴京
马凯捐献造血干细胞要救助的孩子在北京,今年12岁,捐献双盲*策下,马凯只能了解这么多信息。
孩子父亲给马凯的感谢信,透露了更多孩子的信息。孩子在学校莫名其妙不舒服,恶心、呕吐、肚子疼,浑身没劲、发烧咳嗽、痰中带血。当孩子被确诊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肺炎、肺出血脓*症时,情况十分紧急,医生说只有移植才能救孩子一命。
患者父母的感谢信
一家人开始配型检查,但是没有一人匹配。那段无比煎熬的生活中,得到马凯和孩子血型匹配的消息,一家人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而接到捐赠消息时体重斤的马凯,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各项指标顺利通过,8月16日,顺利进入干细胞捐赠环节。从上午9时许到下午2时许,5个小时的采集,一切顺利。马凯捐献的造血干细胞,飞驰入京,去拯救那位12岁少年的生命。
而马凯此前为男孩准备的神秘礼物,也一同进京。那是马凯当兵最后一年的一套肩章、领花、领章等,是马凯珍视的宝贝,一共两套,另外一套留给自己的儿子。
马凯送给12岁男孩的礼物
“我希望这份礼物可以给孩子希望,让他勇敢战胜病魔,顺利康复。”对于这位未曾谋面的12岁男孩儿,马凯有着对自己儿子般的关爱。“如果不是双盲*策,我真想认他当干儿子。”
16日下午3时许,完成捐赠以及后续相关环节的马凯,再次坐上同事邢伟的车出院回家。干细胞捐献顺利完成,把最衷心的祝福送给远在北京的那位12岁的男孩,一定要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