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知心蓝医生。
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对于一些危重疾病的诊治,确实需要见多的检验化验。血液化验就是一项最常见的检查,学园花园里面有非常多的项目,比如说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凝血功能、乙肝等,数不甚数。所以,常常会给患者的感觉是怎么老是抽血。那为什么老是要抽血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1、不同的检查对标本的要求不一样
医院抽血化验的时候,您留意一下采血护士身边的那些试管,那些试管有各种颜色,我们有时候把它叫做1号管、2号管、3号管、4号管……就是用来区分不同的检验化验所需要的不同的血液条件,有些管里面可能有促凝剂,有些管里面可能有抗凝剂,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条件。所以,血液抽出来,到了这个试管,一般也就只能做相同条件的几种检查。另外,不同的检查项目试管会被送到不同的检验部门,通常需要唯一样本,单分量样本,比如检查某一个化验指标,它需要3毫升血液,那护士一般也就采取3毫升左右,不存在说这3毫升血液还能拿去做别的检验项目。
2、有些指标需要动态复查
机体的各项指标都是在保持着动态平衡,因为疾病会打破某一种平衡,所以出现化验指标的异常,所以医生可以通过这些化验指标来诊断疾病和指导治疗。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大多数情况下是要让这个化验指标往正常方面靠。比如说一个细菌感染的患者,他有可能出现白细胞总数升高,我们给他使用了抗菌素、消炎药,如果有效的情况下,白细胞总数应该会逐渐下降,直至下降至正常。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看有没有改善,另外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化验血常规,看看白细胞总数有没有再逐渐下降,来验证我们的临床判断。大多数情况下,临床症状和化验指标是相互吻合的,当然也有些情况,临床症状和化验指标是不吻合的,那么就应该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再比如,在心血管科常用到一个药物叫华法林,这个药物常常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患者,以及心房颤动,需要抗血栓的患者。这是一个抗凝血的药,吃太多太少都不行,太多了会引起出血,太少了起不到作用,那依靠什么来判断太多还是太少呢?就是依靠抽血化验的指标叫做凝血酶原时间,所以需要一直抽血复查,刚开始吃药可没每天或者隔天就要抽血化验,长期吃药,也要定期化验。
3、不要担心会贫血
常常有些患者担心,一直抽血是不是会变成贫血?其实不要有这个顾虑。我们的血液总量还是比较大的,而且造血系统不断地在造血,假设一个人的体重是70kg,那身上的总血液量就可以达到ml左右。抽血的时候,一管血假设3ml,抽10管血也就是30ml。您觉得多吗?会贫血吗?举两个例子您就心里有数了:献血大家都听说过吧,一般每次献血都是~ml,血液中心的人不可能让献血者贫血吧。如果还不理解,再说了更通俗的,女性一次月经量都有30~50ml,会贫血吗?显然不会。
总之,血液化验是重要的诊疗参考指标,医生会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