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属于蚤目的完全变态类。俗称虼蚤,跳蚤是小型、无翅、善跳跃的寄生性昆虫,成虫通常生活在哺乳类动物身上,少数寄生在鸟类身上。触角粗短。口器锐利,用于吸吮。腹部宽大,有9节。后腿发达、粗壮。蛹被茧所包住。成虫体型微小或小型,无翅,体坚硬侧扁,外寄生于哺乳类和鸟类体上,具刺吸式口器,雌雄均吸血;幼虫无足呈圆柱形,能自由生活,具咀嚼式口器,以成虫便或有机物质为食。
生活习性
生态习性:跳蚤的生活史为完全变态性,分为卵、幼虫、蛹茧及成虫四期,只有成虫才能寄生生活。
跳蚤与宿主:跳蚤为动物或人的体外寄生虫,最大最普通的宿主是啮齿动物,狗、猫或人也为某种跳蚤的主要宿主。雌雄成虫均须吸血,雌蚤不吸血就不能产卵。在自然条件下,开皇客蚤每天至少吸血2-3次。各种蚤类对宿主的选择性和吸血的特异性并不那么严格,一些蚤的宿主比较广泛(如开皇客蚤),因此可经常更换宿主。通过啮齿动物串洞、群居、猎食和季节性迁移而播散。跳蚤还有主动离开原宿主寻找新宿主的习性,加上其善跳(最高19.7厘米,最远33厘米),在鼠疫流行引起大量疫鼠死亡时,就主动地寻找新宿主从而危害人类。跳蚤还能经常随着鼠类的活动而到处播散,也可通过货物行李的运输由一地到另一地。
跳蚤的栖息习性:蚤的栖息场所取决于宿主的习性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寄生于鼠体的开皇客蚤,其幼虫多孽生于鼠巢内,而人蚤之幼虫多孽生于床板、寝具、墙脚和畜窝内。成虫的栖息习性,不同的蚤种是不一样的,常见有毛蚤型和巢蚤型,毛蚤型多栖生于宿主毛丛中,吸血较频繁而耐饥力较差,对温度要求较高,如开皇客蚤、狗蚤、猫蚤即属此型;集蚤型多寄生于宿主巢穴内,吸血次数较少而耐饥力较强,对温度要求较低,在巢穴内往往有大量的蚤,大部分野鼠寄生蚤都属此型。
当跳蚤咬住皮肤吸血时,会排出黑色便粒,像灰尘一样,常被误以为是跳蚤卵。翻开毛,有时找不到跳蚤,只见一堆堆的“黑砂子”,这些“黑砂子”,碰到水就溶解变成血色,可以很容易区别这是跳蚤的排便而不是尘土。
跳蚤的成虫可以12个月不吃任何东西,一有机会便通过吸血来获得养分。由于跳蚤无特定宿主,在各种有毛的动物身上均可寄生,甚至包括有毛的没有生命的物品(如地毯)。所以,只控制宠物身上的跳蚤并无法杜绝跳蚤。母蚤会在吸血后才排卵在宿主(动物)身上,卵为呈白色如盐粒大小,无黏性故很容易掉落,在被产下之后的2天至15天内都有可能孵出幼虫,其幼虫呈白色或乳白色;他们通常会藏在地板缝,地毯下,宠物床,幼虫只吃一点东西,如成虫的粪便或环境中的有机物碎屑(人或动物的皮屑、食物残渣等),然后他们将化成茧。之后,跳蚤可依环境之情况不同,于7天至几个月内化成跳蚤成虫。宠物身上的跳蚤比较多时,其卵和黑色的跳蚤粪可以一起被发现,如发现红色污点则为其粪沾湿后所形成。
跳蚤即可能在动物的被毛下产卵,也会在布料、地毯上产卵。在动物体外的跳蚤没血吸就会饿死,但虫卵有卵壳保护则可以过冬。春暖花开时分孵化出来,又回到动物身上寄生。所以家里有猫狗等宠物时,最好不要用地毯,地毯藏污纳垢,也是跳蚤的温床。此外,户外草地上,也是跳蚤产卵的温床,因为狗猫都会在草地上活动。
跳蚤是通过热源来寻找“猎物”的。刚从茧里出来的幼虫急于吸血,通过辨别动物身体所释放的热量的方向找到寄主的位置后就会使劲跳过去。
跳蚤的危害
对养羊的危害跳蚤引发的最常见的疾病是跳蚤过敏性皮炎和跳蚤叮咬性皮炎,被寄生的羊只表现为巨痒、不安。跳蚤的食量很大,一只跳蚤成虫一天可吸入相当于其体重15倍的血液,引发成年羊只体质衰弱、消瘦、产乳量等个体生产指标下降,羔羊发育不良。长期被跳蚤寄生会导致贫血性疾病或依靠血液传播的疾病,最常见的有布鲁氏菌病等,给羊的良种选育和养殖经济效益带来重大负影响。对人类的危害跳蚤不仅危害动物的健康,对人们生活环境质量和卫生健康提出了新的挑战。跳蚤的两性成虫均有吸血习性,人被叮咬后往往会造成局部组织的变态反应,产生大小不同的丘疹,反应严重者有奇痒难耐的感觉,同时还可以引起缺铁性贫血。跳蚤是重要的媒介生物,可以传播多种重要传染病,包括绦虫病、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地方性斑疹伤寒和巴尔通体病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