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全球最大的医学教育体系,但在医学教育理念、高水平研究和医学教育学科建设等方面滞后于医学教育实践。医学教育需要实时应对来自于不同层面的各种挑战,了解全球医学教育最新理念和把握全球医学教育研究发展状况,对于推动我国医学教育学科建设和推进医学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医学教师必读”栏目,将尝试对国际医学教育权威著作《医学教师必读——实用教学指导》(第5版)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梳理与引介,与读者共同探讨与分享:如何将当前全球最新、最权威的医学教育理念与研究成果运用于医学教育实践,促进医学教育进一步卓越发展?本书具体简介详见“重磅新书
《医学教师必读——实用教学指导》第5版隆重出版!”,期待能为国内医学院校教师、临床教师、医学教育管理者及各类医学教育专业工作者们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提供重要参考。
本期精选
全球意识
·全球意识是实践现代医学中的基本元素,它的教与学始于对本地卫生健康问题的理解。
·在医学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整合全球意识的方法在不断演化。
·6个主要学习目标包括:全球疾病负担、健康的社会经济及环境决定因素、卫生系统、全球卫生治理、人权与伦理问题以及文化多样性与健康。
·为了促进全球卫生意识的良好实践,应当鼓励师生追求全球卫生领域的教育和选修经历。
01
引言
自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旅行与国际贸易的增长,全球经济的整合以及劳动力流动的日益频繁,世界各地间相互联系与日俱增。尽管全球化促进了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但同时也导致了传染性疾病更迅速的传播。此外,在许多资源匮乏的国家,全球化使得其疾病负担更偏向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Bhuttaetal,)。全球卫生是联合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科的新兴领域,旨在从原则上通过减少健康不均等和不平等,识别和处理好决定健康的可变社会因素,以改善全人类的卫生状况。全球卫生原则最早由热带医学和国际健康学科发展而来,当前全球卫生原则还包括了更全面的措施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健康均等(Koplanetal,)。虽然理解全球卫生原则对于维持稳定健康人群和减少冲突都至关重要,不少健康科学项目类课程却滞后于这些原则的教学。本章旨在阐述在医学、护理学课程等医学教育中纳入全球意识的原理,并提供全球卫生教育课程设计以及将其与现有课程体系整合的一些实践经验。
02
全球意识的原理
日新月异的全球形势和不断发展的教育实践为重新审视健康科学教育创造了新的机遇。年,“21世纪医学教育委员会”成立,旨在培养能更好应对当今和未来卫生挑战的新一代医学教育专业人士,提升人类健康(Bhuttaetal,;Frenketal,)。该委员会由时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JulioFrenk博士和中华医学基金会主席LincolnChen博士联合担任主席。它的成立恰逢Flexner报告发表周年,旨在强调全球卫生劳动力和卫生系统的重要性。这些新的医学教育理念更加意识到健康决定因素的变化特征、人群流动、技术进步和卫生系统创新之处,进而更好地解决全球意识和当地关切的当务之急。
委员会的报告指出,不同国家之间以及各国内部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且人群数量或疾病负担与医学教育费用支出不成比例(Bhuttaetal,)。虽然中国、印度、巴西和美国拥有数量众多的医学院校①,但全球仍有36个国家一所医学院校都没有。这份报告形容全球认证系统“脆弱且操作性参差不齐”,有关医学教育研究的信息总体上也极为匮乏。报告提出的一项主要建议即进行教学改革,达到“采用基于胜任力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设计,并利用全球资源,让这些胜任力适应迅速变化的当地情况”。此外,委员会还强调了所有国家的医学院之间建立合作项目以鼓励交流、资源共享以及为共同目标开展协作的诸多益处。
(①全球医学院校密度图见:Frenketal.,Healthprofessionalsforanewcentury:transformingeducationtostrengthenhealthsystemsinaninterdependentworld.TheLancet():-,.——译者注)
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和建议是基于实证研究以及有关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专家观点。世界卫生组织详细描述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死亡率的全球性增长,以及传染性疾病相关死亡率的全球性下降。人类迁徙、冲突、异地就医和大规模流动的其他变化,使得全球卫生原则与医学教育整合的需要变得更为迫切。
医学检查(medicalexamination)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探寻和了解患者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包括种族和人种背景、职业以及有无吸烟喝酒史等(Behforouzetal,)。必须拓宽患者“社会史”范围,才能了解他们所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获悉他们获得健康的资源和能力。拓展的患者“社会史”应包括文化健康理念、对医疗的认知以及获取并利用医疗服务的能力。因此,询问更全面的患者“社会史”是在每次医疗接触中融入全球意识的一种手段,可使个体化医疗方案兼顾患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个人和结构性障碍,以及患者所拥有的能力、机会和资源。
由于拥有更强的全球意识,新一代临床医生在他们扮演的医疗角色中应更有能力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恰当和持续的医疗。那些对患者的全球环境和信念有着更全面理解的医生能更有效地进行临床判断和患者管理(WylieHolt,)。处理好妨碍或者促进良好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不仅可提供性价比最佳的医疗,而且医患双方均会满意。
03
理解医学教育的全球卫生议程
年,《柳叶刀》杂志发布了6项提议的学习主题,以及21项在医学课程中讲授全球卫生的特定成果(框31.1)(Johnsonetal,)。虽然这些主题和成果提供了一些指导,但创新和良好实践的传播离不开持续合作和对话。尽管框31.1提供了向医学生传授全球意识的蓝图,全球卫生不断变化的本质仍可能使得这些学习主题和目标需要频繁改进。
年,联合国成员国一致同意采用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SDGs)来代表直至年的全球发展框架。虽然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都影响实现全球卫生原则途径,但仅第三项目标(SDG-3)与全人类的健康和实现健康平等直接相关。SDG-3涵盖未来15年内全球卫生社区要实现的9项可量化的目标。这些目标与母婴健康、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药物滥用、创伤、卫生系统及环境健康有关(UnitedNations,)。网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