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春兰妈妈讲育儿
“自存脐带血到底有没有用?”最近网络上和朋友圈里对这个话题讨论的非常多,也是妈妈们经常问起春兰妈妈的,因为春兰妈妈从事的就是生物工程医学,对于干细胞再熟悉不过了,看到现在网络上信息纷杂,信息洪流泛滥,着实给妈妈们带来了很多困扰,所以春兰妈妈在这里给大家做个深入全面的分析,一是普及一下目前最热门的前沿医学知识,最主要的是希望通过春兰妈妈的释疑和讲解,能够让妈妈们做出科学的判断,这才是春兰妈妈希望能够真正帮助到大家的。
尤其是近几年,怀孕的妈妈们应该都听说和考虑过“保存脐带血”的宣传,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在宝宝出生的时候,把脐带血搜集起来保存,以后宝宝长大了万一患病,可以用来自救。这个服务呢不是新鲜的事物,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脐血库,在我国,尤其是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还是很常见的,比如台湾、香港、北京、上海等地,那我们看一下脐带血保存的宣传:
“脐带血可以治疗80种疾病”
“宝宝自存、造福全家”
“存储脐带血,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
“储存脐带血,就是给孩子最好的保障!”
听到这样宣传,妈妈们,你们动心了吗?
当下国家实行了多年的计划生育*策,让很多父母视自己的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说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一点都不过分。
70、80后独生子女家庭以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4-2-1结构的家庭所带来的各种压力,暂且不说一个孩子面对的4个老人,当孩子长大后自己的亲生父母如果年纪大了,仅凭小两口照顾就有极大的困难,更何况当代社会的就业和生活压力,那么自己的孩子就面临各个年代都不曾遇到过的困境,这种情况下,孩子就是手里的宝贝,真是怎么爱都不够!
大家都有感触,当下社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各种恶性肿瘤、白血病呈高发态势,似乎我们原来不经常看到各种疾病,现在经常见诸报端,越来越多的
1、使用自身脐带血治愈白血病成功率极低,所以自存没意义。
理由是:对于基因突变导致的血液疾病,比如白血病,突变在怀孕阶段已经发生,因此病人出生时的脐带血里面往往已经包含了突变癌细胞。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自身的脐带血进行移植,没有意义,保证%复发。
对于这个误区,春兰妈妈给大家做做普及,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如患者半岁至1岁间发病,我们的临床医生一般会首先考虑先天遗传因素导致,而自体脐带血确实不能纠正自身基因缺陷,不能用于先天性白血病的治疗,所以有先天性疾病的春兰妈妈也是不建议自存脐带血的;再来说后天因素导致的白血病,如化学物质(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放射线、病*感染等,因自体脐带血不存在基因缺陷,则是完全可以使用自体脐带血移植进行治疗的,而且百分百没有排异反映,更不会出现异体移植后出现的如返祖现象等各种并发症。
而在对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中表明,其发病原因多与后天因素有关,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TheLancet)年Greaves发表《急性白血病的病因》一文,提到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原因中,仅有5%与遗传因素有关,而后天因素导致的白血病占比约95%;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3版的《实用内科学》在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中说明,对大多数白血病而言,不是遗传性疾病。我们在临床上可以看到基本上先天性白血病的患儿很少有能够生存超过1岁半的,也就是说使用自存脐带血不能治愈白血病的说法是不科学的,也是片面的。
美国《儿科学》(Pediatrics)杂志发表了美国伊利诺伊州“AdvocateHope医院及基督医疗中心”AmmarHayani博士的治疗报告,Hayani博士为一位3岁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自身脐带血移植,成功恢复造血功能。
2、脐带血数量很少,只能用于儿童。
理由是:脐带血一般只有几十毫升,比起骨髓移植用的几百毫升,脐带血里面含有的造血干细胞的绝对数量很少。干细胞移植需要的数量和体型成正比,脐带血正常情况下只能用在婴儿或者几岁的儿童,所以意义不大。
实际上这个说法呢?多数是没有做过脐带血移植手术的医生说的,单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可以用于治疗多少体重的患者,按照春兰妈妈所接触的临床案例来看,够不够用是根据非血缘异基因移植还是自体移植、治疗疾病的种类及脐带血细胞数而定的。只要细胞数量足够,同样可以用于大体重的患者。说到这里可能大多数妈妈并不知道什么意思,春兰妈妈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所谓非血缘异基因移植就是常说的异体移植,因为涉及排斥反应会消耗较多的细胞数,因此移植是需要植入较大数量的细胞数;而自体移植配型完全相合不会发生排斥反应,所以较少的细胞数就可以植入。举个例子,有一座城需要0个人来守卫,现在城里有个士兵防守,突然来了人的敌*进来,经过战斗双方死亡人,那么城里就只剩下人了,但是如果来了人的友*进来,双方当然不会有战斗,那么城里就是0人,道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当然冻存的细胞数越多,可应对的公斤体重越大。所以凭采集的脐带血血量少,来推断只能用于儿童就未免太片面了。
3、脐带血只能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概率太低。
理由是:未来可能得白血病的概率太低了,脐带血自存除了能治疗恶性血液病,其他的没有用。
说到这里呢,春兰妈妈想给大家灌输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是恶性血液病?顾名思义,恶性两个字,一般来说大家都会说就是癌症,没得救,这样说也没错,恶性病的发病确实是低于一般性疾病的,但是血液病中有一种病叫做再生障碍性贫血,相信不少妈妈也多少有所耳闻,他不属于恶性血液病,但是不采取有效措施一样会要命的,需要不断的输血,白血病在不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放化疗的保守治疗方式来延缓病情,一旦复发就只有移植一条路可走。但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一旦确诊,除了不断输血就只有造血干细胞移植一条路可走。所以在这个方面讲,脐带血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不错的选择,治疗效果也很好。
所以呢,春兰妈妈来看,脐带血在医学界的发展潜能还是挺大的,除了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外,我们接触过的临床试验中对脑瘫、脑中风、小儿自闭症,视神经萎缩、糖尿病、共济失调等的疾病效果也是很不错的,这些就为患者带来治疗的希望。社会在发展,医学也在进步。所以春兰妈妈倒是觉得如果家庭条件允许,自存脐带血也是建议妈妈们考虑的,现在1—2万元对一般家庭来说也并不是难以承受的,更何况国内目前保存一般都在20年左右,可能只相当于爸爸每天少抽几支烟,妈妈们少买一片面膜的成本,对于给孩子和家人的保障,个人觉得还是值得的。当然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就不用考虑了,毕竟它不是我们的生活必需品,妈妈们一定要量力而行。
那最后呢,春兰妈妈说了这么多,相信很多妈妈们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了吧,不管怎么说,最为有效的生物资源,脐带血无论是捐献到公共库还是自存到私人库,都是有意义和价值的。至于网络上的信息,我们应该本着科学、公正、客观的态度去面对和解读,既不能被误导,也不要被忽悠,做出自己理性的判断,这才是春兰妈妈的初衷。
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