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贫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名医话临床栗德林虚劳中医辨证论治
TUhjnbcbe - 2021/4/9 17:18: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虚劳

虚劳又称虚损,是指以脏腑气血阴阳虚损为主要病机,以慢性虚弱性证候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病因包括禀赋薄弱、体质不强,早衰过衰、正气虚弱,房事不节、耗伤真元,烦劳过度、五志过极,饮食不节、气血匮乏,久病大病、耗伤正气,失治误治、损耗精气,终至五脏劳伤、气血阴阳虚损。起病多隐匿、缓慢,偶有明显、急骤发病者。病位在肝、心、脾、肺、肾五脏,病性以气血阴阳虚损难复为特点,亦可夹杂气滞、血瘀、痰凝、外感等相因为患。病势发展呈进行性,可上病及下,下病及上,五脏、气、血、阴、阳一损,渐及俱损。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脏腑阴阳之根,脾肾虚损是病机转化的主要环节。初起多见气虚,久则入血,气血两亏。晚期正虚邪实,可致病情危笃甚至死亡。西医学中的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功能衰竭性疾病出现“虚劳”症状表现者,如心、肺、肾衰竭,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严重贫血,晚期肿瘤,晚期结核,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表现的严重虚损证候,可参照虚劳辨治。

病案一

张某,女,44岁,年3月4日初诊。

现病史:近几年来渐贫血,血红蛋白8.2g/L,诊断为地中海贫血。四末发凉,经期延长,血量较多。B超:子宫肌瘤。*白带较多,味大,纳呆,时胃脘胀痛。

舌象:舌淡红苔薄白。

脉象:细数。

处方:归脾汤合完带汤加减。

*参20g白术15g*芪40g当归15g

炙甘草15g茯神15g远志15g炒枣仁20g

木香10g桂圆肉15g大枣15g山药20g

*柏15g炒地榆50g苍术15g煅龙骨煅牡蛎各20g

车前子(包)30g半夏15g炮姜12g炒菜菔子20g

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年3月11日。

四末渐温,食欲较前好转,食后胃脘胀满减轻,白带减少,二便正常,睡眠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继服前方14剂。

三诊:年3月25日。

手足温,纳食正常,二便正常,月经已来,经量较前减少,白带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前方去*柏、炒地榆、苍术、煅龙骨、煅牡蛎、车前子、半夏、炮姜,继服14剂。

四诊:年4月1日。

诸症平,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血红蛋白11.2g/L,继服前方14剂。后痊愈未再来。

病案二

王某,女,47岁,年2月20日初诊。

现病史:既往缺铁性贫血、过敏性鼻炎。现体倦乏力,畏寒肢冷,纳差,眠差多梦,头晕,鼻塞,时流清涕,喷嚏,二便可。

舌象:舌淡暗,苔薄白。

脉象:沉细。

西医诊断:缺铁性贫血、过敏性鼻炎。

中医诊断:虚劳。

辨证:气血两虚、鼻窍不通。

立法:补气养血、宣通鼻窍。

处方:归脾汤合苍耳子散加减。

*参20g白术15g*芪40g当归15g

炙甘草12g茯苓15g远志15g炒枣仁15g

木香10g桂圆肉15g大枣15g蜂房15g

辛夷(包煎)12g白芷12g淫羊藿15g阿胶珠5g

丹参15g旱莲草15g苡仁20g

14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年3月6日。

诸症有所缓解,仍缺铁(单纯表现铁蛋白低),两足冷,时有过敏性鼻炎发作,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前方加制附子12g(先煎),继服14剂。

三诊:年3月20日。

诸症消失,血常规及铁蛋白基本正常,四末温暖,近日鼻炎未发作,舌淡稍暗苔薄白,脉沉细。继服前方14剂以巩固疗效。

病案三

李某,女,31岁,年6月6日初诊。

现病史:系统性红斑狼疮,补体C3偏低。现身倦神疲,乏力自汗,腰膝酸软,手足冬冷夏热,便溏,少腹胀,月经量少。舌淡红苔薄白。

脉象:弦稍滑。处方:

*芪50g白术15g防风10g太子参12g

首乌15g山药20g红藤15g紫河车面(冲服)5g

薏苡仁20g益母草20g熟地15g山茱萸15g

云苓15g平盖灵芝15g玄参15g麦冬20g

白花蛇舌草20g六月雪15g*箭羽15g虎杖15g

14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年7月11日。

身倦乏力减轻,月经量少提前,头汗多,少腹胀轻,腰膝酸软,手足偏凉,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处方:

太子参15g白术15g*芪30g当归12g

炙甘草10g远志15g炒枣仁15g红藤15g

桂圆肉15g麦冬15g玄参12g熟地15g

乌药15g六月雪15g平盖灵芝15g雷公藤(先煎)12g

山药20g大腹皮15g杜仲12g山茱萸15g

14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后症状继续见轻,继服前药三个月,诸症基本消失。

病案四

贾某,女,53岁,年11月1日初诊。

现病史:近8年来白细胞总数低于4×/L,按白细胞减少症治疗,效果始终不显。现白细胞3.4×/L,抗核抗体(ANA)1:,补体C3为0(参考值~),易疲倦,头晕,少寐,白日发困,便溏,畏冷,左颊内侧口腔溃疡,脱发。

舌象:舌淡红苔薄稍黏。

脉象:沉细。

处方:归脾汤加减。

生晒参15g白术20g*芪80g当归15g

甘草12g茯苓20g远志15g炒枣仁20g

桂圆肉15g木香10g干姜6g大枣15g

阿胶珠15g山药20g淫羊藿20g鹿角胶(烊化)10g

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年11月8日。

口腔溃疡、头晕、睡眠都明显好转,唯下肢沉重,舌淡红有齿痕,苔薄,脉沉细。白细胞3.64×/L。处方:

生晒参15g白术20g*芪g当归15g

炙甘草15g茯苓20g远志15g炒枣仁20g

桂圆肉15g生姜10g大枣30g阿胶珠15g

鹿角胶(烊化)10g淫羊藿20g木瓜20g制首乌30g

鸡血藤25g桂枝15g麦冬20g山萸肉15g

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三诊:年11月15日。

口腔一直无溃疡,睡眠醒的时间减少,身倦有所改善,舌淡红苔薄白,舌有齿痕,脉沉细。检查白细胞3.26×/L。处方:

炙甘草30g红参12g桂枝15g麦冬15g

生地15g大枣15g阿胶(烊化)20g龟甲胶(烊化)10g

*芪g当归15g制首乌20g鸡血藤30g

茯神15g远志15g淫羊藿20g女贞子20g

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四诊:年11月22日。

自感身倦改善,睡眠偶尔早醒,仍能入睡,近感腰酸,指发胀感,脱发明显,舌淡红苔薄白,有齿痕,脉沉细。检查白细胞2.83×/L,但血小板、红细胞宽度均有一定升高。处方:

炙甘草12g红参12g干姜10g桂枝10g

麦冬15g生地15g大枣15g*芪50g

当归15g茯苓15g制首乌20g熟地20g

山萸肉15g阿胶(烊化)15g龟甲胶(烊化)12g

鹿茸10g鸡血藤10g白蒺藜15g

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五诊:年12月10日。

经骨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补体C3为,ANA1:,白细胞3.73×/L,身倦及下肢乏力、脱发减轻,睡眠改善,口腔溃疡未发,两手指关节有酸胀感。舌暗淡苔薄白,舌有轻痕,脉沉细。处方:

生晒参15g白术20g*芪80g当归10g

炙甘草15g茯苓20g远志15g炒枣仁20g

木香10g桂圆肉10g大枣15g山药20g

淫羊藿20g阿胶珠15g鹿角胶(烊化)15g

雷公藤(先煎)15g紫河车超微粉(冲服)6g金雀根30g

平盖灵芝10g薏仁20g鹿茸10g

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六诊:年12月20日。

患者有光过敏史,疲倦改善,关节痛减轻,溃疡未发,化验白细胞3.84×/L,血小板正常,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系统正常,舌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处方同上。

七诊:年1月10日。

口腔溃疡未发,基本无脱发,关节不痛,睡眠明显改善,四肢沉减轻,舌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处方基本同前。

按:案一为地中海贫血和子宫肌瘤、月经出血量多,表现伴四末发凉,属气血两虚伴脾阳不足,方用归脾汤气血双补合炮姜温阳散寒之品。案二是缺铁性贫血伴两足冷,为气血两亏并肾阳不足,用归脾汤合制附子、淫羊藿温补肾阳之品。二案均有血虚伤气、气虚伤血、虚久及阳,只是在脾在肾之不同,故治法相同,略有偏重。案三西医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补体C3低,中医属病久正亏而致虚劳。其肺气虚,自汗;脾气虚,便溏;肾气虚,腰膝软。病位在肺、脾、肾,伤及气、阴、血。治当三脏并调,气阴血并补,故用玉屏风散、归脾汤、六味地*丸合方加减治疗。案四病情复杂,外院但根据病人有光敏史、脱发、口腔溃疡、白细胞减少、关节疼痛、曾有持续低热、抗核抗体增高、补体C3降低、白细胞减少等,怀疑系统性红斑狼疮,因没有确诊而未给相应治疗药物。中医当为气血不足、脾肾两虚、真精大亏,主方仍用归脾汤补益气血、健脾养心,重用*芪加重归脾汤补气健脾助后天气血生化之源。配山药、淫羊藿、阿胶珠、鹿角胶补脾益肾、补血填精。后配木瓜、甘草酸甘化阴,桂枝、甘草辛甘通阳,制首乌、鸡血藤养血,麦冬、山萸肉养阴。心血充实、心神得养则睡眠改善,气血充盛、虚火自消则口腔溃疡消失。后依病情改用炙甘草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益气滋阴、补气生血、通阳复脉。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本治“心动悸,脉结代”,但《*帝内经》有所谓“脉虚、血虚是也”,且云“阳生阴长,是之谓耳”。心主血脉、脾主统血,养血复脉可补益心脾。另腰酸、脱发为肾虚、精血亏虚之象,加熟地、山萸肉、女贞子、鹿茸、紫河车加强补肾填精、养血温阳之力。手指发胀,用白蒺藜可平肝祛风解郁,现代药理研究其提取物有自然提升睾酮、增长力量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属免疫系统疾病,用雷公藤抑制免疫。对该患者补气养血并用,重于补气,心脾肾并调,重在脾肾。药物重用*芪补气生血,多用阿胶、龟甲、鹿茸填精养血,气血阴阳并重,中西医结合并进,效果显著。《素问》言“虚则补之”,乃立虚劳基本治则。《景岳全书》曰:“凡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芪之属是也。精虚者,宜补其下,熟地、枸杞之属是也。阳虚者,宜补而兼暖,桂、附、干姜之属是也。阴虚者,宜补而兼清,门冬、芍药、生地之属是也。此固阴阳之治辨也。其有气因精而虚者,自当补精以化气;精因气而虚者,自当补气以生精。”

图书信息

图书名称:栗德林---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图书作者:栗德林

出版公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05月

版权申明

以上文章来源搜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原作者辛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请勿用作商务用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医话临床栗德林虚劳中医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