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贫血概述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红细胞容量。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g/L,孕妇Hbg/L就有贫血。分类(1)按进展速度:分急、慢性贫血。(2)按红细胞形态: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类型
MCV(fl)
MCHC(%)
常见疾病
大细胞性贫血
32-35
巨幼细胞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肝疾病
正常细胞性贫血
80-
32-35
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0
32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海洋性贫血
注:MCV为红细胞平均体积,MCHC为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
血红蛋白浓度
30g/L
30~59g/L
60~90g/L
90g/L
贫血严重程度
极重度
重度
中度
轻度
(4)按发病机制或(和)病因的分类: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及失血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减少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造血调节异常
①骨髓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骨髓病性贫血(如骨髓纤维化、骨髓硬化症等)②淋巴细胞功能亢进③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一慢性病性贫血、肾性贫血
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
①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一巨幼细胞性贫血②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性—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铅中*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
红细胞膜结构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遗传性珠蛋白合成障碍—海洋性贫血
红细胞内酶缺陷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
红细胞被血清中抗体或补体所影响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脾功能亢进
失血性贫血
急慢性失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