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贫血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溶血性贫血
TUhjnbcbe - 2020/12/16 18:22:00
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前几期已通过病例形式复习过巨贫、再障、遗传球、TTP、地贫等贫血,而溶血性贫血又是一大类贫血,可由多种疾病引发,机制复杂,笔者亦对其不甚熟悉,今天我们通过书籍学习进行梳理。

众多周知,红细胞寿命为天,但在某些原因(外在因素和/或内在缺陷)下使红细胞寿命缩短、提前破坏而引发的贫血称为溶血性贫血,今天我们来简单盘点一下溶贫。

溶贫的三大特点:贫血、*疸、血清LDH升高,结合珠蛋白降低。

凡贫血者具备*疸(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骨髓红系增生、网织红细胞增多,伴或不伴脾大,血清LDH升高,可确定为溶贫。

溶贫分类

按机制分为:

1、红细胞膜缺陷:如遗传球(HS)、遗传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HE)等。

2、红细胞酶缺陷: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丙酮酸激酶(PK)缺乏症等。

3、血红蛋白合成缺陷或异常:如地中海贫血、异常Hb病等。

4、复合型:如红细胞酶病并膜病或酶病并Hb病

5、后天获得型:有多种因素,如免疫性(温抗体型,冷抗体型、混合抗体型);物理性(人工瓣膜置换、行*性Hb尿);感染性(原虫、微生物、支原体);化学性(药物、*素等);膜缺陷补体溶血敏感(PNH:CD55、CD59表达减低或缺乏,CD59阴性的红细胞9%,多数20%,CD59阴性的中性粒细胞16%)

注: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分为检测红细胞表面有无不完全抗体的直接(DAGT)和检测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的间接(IAGT)Coombs试验。

按红细胞形态分为:

按溶血主要场所(常混在一起,以一种为主而已)分为:

1、原位溶血:幼稚红细胞在骨髓中增殖发育成熟,正常情况下15%-20%的幼红细胞不能成熟而在骨髓中凋亡称原位溶血。特征为*疸轻甚至可以无,并发胆石症少,脾不大,RET不高,骨髓幼红细胞可增生但凋亡快。

2、血管外溶血:成熟红细胞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特征为肝、脾明显肿大,尤以脾为甚,*疸较重,发生胆系感染及胆石症较早,以间胆为主,骨髓红系明显增生,RET增高。

3、血管内溶血:成熟红细胞在血管内循环血液中破坏,内容物Hb大量游离入血,与血液中结合珠蛋白结合至肝脏中降解清除。结合珠蛋白减低或耗尽,以未结合胆红素(间胆)为主,,有Hb尿(尿色呈浓茶色、红葡萄酒样、醋样甚至酱油样)、含铁血*素尿。血管内溶血长期反复发作,久之,可伴发IDA。

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Hb90)、中度(Hb60-90)、重度(Hb30-60)、极重度(Hb30)

溶血危象

定义:溶贫病程中可因感染(细菌、病*、原虫)、药物(解热止痛类、磺胺类、呋喃类、抗生素类等)或营养缺乏等突发大量红细胞破坏,红细胞和Hb急剧下降。

1、溶血危象:贫血加重,*疸加深,脾大,可有触痛,骨髓红系增生,RET增高,持续约一周,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再障危象:特别是微小病*B19感染所致。患者贫血加重,胆红素下降,RET减低或消失,骨髓增生低下,红系减少,出现巨大原始红细胞,不累及其他系血细胞为纯红再障危象。重者除红系受抑制外,并累及粒-巨核系类似经典再障,则为再障危象。患者还可伴发热、肌痛、皮疹、呕吐、腹泻等,可危及生命。

3、巨幼细胞性危象:骨髓红系代偿性明显增加,有相对性叶酸缺乏,红系巨幼样变似巨贫。

4、血液扣压危象:多发生在婴幼儿期,大量红细胞扣积于脾,患儿血容量巨降,心血管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5、疼痛危象(血管闭塞危象):主要见于镰状红细胞病(HbS),患者由于血管闭塞涉及身体多部位表现为顽固性剧烈骨痛、胸腹痛、神志变化等。

溶贫并发症

1、胆石症溶贫:以直胆为主;遗传性溶贫患者发生早,多在20岁前。

2、血色病溶贫:铁过载;皮肤有色素沉着,呈古铜色。

鉴别诊断:

下列情况应除外溶贫:

1、*疸型肝炎和/或胆石症的患儿;

2、无明显原因发生溶血危象或再障危象;

3、输血时血型确定困难;

4、自身免疫性溶血可作为风湿免疫病、淋巴增殖性疾病的首发表现,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这些疾病的排查;

5、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6、下肢慢性顽固性皮炎和溃疡,尤以踝部为甚。

相关应用体会

1、应加强临床医患沟通,获取病史,以区分为遗传性或获得性;

2、充分分析利用红系参数(MCV、MCH、MCHC)提示判断方向:如小细胞低色素性溶贫,提示地贫;小细胞高色素性则提示HS。

3、重视红细胞形态观察与报告(红细胞形态在溶贫中的作用凸显出来):靶形红细胞10%,提示地贫;球形红细胞提示HS,首先脾切;红细胞为卵圆形提示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治疗可切脾;红细胞中心淡染区狭长状,提示遗传口,治疗不宜切脾;红细胞呈气泡状,提示药物相关性溶血、G6PD缺乏症。

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

细节砺真知,点滴敬雕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溶血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