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沉香,
消溽暑。
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苏幕遮》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长达到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夏/至/节/气
气象变化
气温降水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夏至时节,天气将要进入梅雨季节,雨量较大,易使得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所以,饮用水要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
立竿无影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一候鹿角解
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阳性的鹿角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冬至日角才脱落。
二候蝉始鸣
仲夏三伏蝉,蝉鸣半夏,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为夏天过了一半才开始在沼泽地或水田中生长而得名,有化痰止咳等功效。
消夏避暑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夏至南北要吃面
“冬至饺子夏至面”夏天的新麦登场,品尝新的小麦面,寓意着丰收的喜悦。夏天炎热,吃一些冷面可以消暑解腻。
夏至节
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中国民间重要的节日,古时称“夏节”、“夏至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国放假,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现在避暑,三天可不够哦。
就在今天
太阳已然到达北回归线
在这一天,地球北极会出现极昼
太阳中日不落
正如大海的馈赠
源源不断,经久不息
让海盐在茫茫大地间
经过阳光和风的作用下
蒸发,结晶,颗粒细小均匀
也掩盖不了熠熠生辉的光芒
广阔无垠的盐田
在大自然和勤劳的盐民绘画下
勾勒出一副心旷神怡的画卷
赏心悦目的同时
更造福了千家万户。
盛夏伊始,万物繁茂
让我们在炙热的夏天
相遇一年中最长的白昼
且听风吟
静享夏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