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社会工作,作者王平凡吴育智
中国社会工作.
民政部主管社会工作业务指导刊,全国社会工作行业发展最具影响力媒体。
自年启动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以来,嘉兴市海盐县以人才培养、社会帮扶、社会治理为重点,高质量建设运行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积极发挥社会工作在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升社会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县5镇4街道已实现社会工作站建设全覆盖、社会工作服务全覆盖,累计投入建设运行经费余万元。
固本强基
“三三三”举措推动标准化建站
海盐县着力把镇(街道)社会工作站作为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助力乡村振兴、培养社会治理人才的平台,全力发动、全面覆盖。
“三支撑”落实社会工作建设
搭平台强阵地。海盐县整合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镇(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镇(街道)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推进社会工作站场地建设。目前镇(街道)社会工作站总面积达平方米。
组队伍聚专业。海盐县以“”配备标准(1个站长,1个副站长,4个专职工作人员),明确社会工作站站长、副站长、专职人员分别承担统筹协调、日常管理、具体服务职责,共计配备54人,其中36人持有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19名党员。
明项目优服务。海盐县按照“N”模式设置服务项目,即“1”个核心项目、“2”个品牌项目、“3”个基础项目、“N”个自选项目,发挥社会工作站在人才培养、社会帮扶、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
“三到位”保障社会工作站运行
政策到位有保障。海盐县将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纳入《关于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关于开展全县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建设方向与资金保障。年,县财政在镇(街道)自筹的万元运营经费的基础上,配套补助运营经费万元,大力支持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的建设运行。
跟进到位有监督。海盐县通过实地调研、现场推进、片区交流、半年度工作小结、进度报送等方式,跟进社会工作站建设运行,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此外,每年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确保社会工作站各项目要求落实到位。
考核到位有力度。海盐县发挥县、镇(街道)两级社工委统筹协调作用,县委社工办牵头做好社会工作站建设指导,并将其纳入镇(街道)社区治理考核内容。其中,3个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运行纳入浙江省民生实事地图,5个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运行纳入市级示范型社会工作站创建。
“三强调”优化社会工作站管理
强调制度规范。海盐县印发《海盐县社会工作站工作手册》,规范首问接待、工作流转、工作例会、工作培训、志愿者管理等,并将该工作手册列入新入职社工培训课程及日常工作考核。
强调人员转型。海盐县将原先基层民政力量中的养老、救助社工转型为镇(街道)社会工作站驻站服务性社工,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服务内容等。
强调交流学习。海盐县采取互学互看方式,将带队学、自主学、交流学有机结合,在建设、运行、管理中借鉴经验,探索自身发展模式。
武原街道社会工作站为困境儿童开展夏令营服务
专业施策
“一站一品”聚焦精准化服务
海盐县镇(街道)社会工作站聚焦乡村振兴,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在为老养老、社会救助、关爱儿童、社区治理等领域,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项目有清单,对象分类别
社会工作站由属地镇(街道)与承接机构依法签订委托协议,明确服务子项目、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着力通过社会工作的方式方法,为属地镇(街道)社会工作者提供能力提升、继续教育、项目辅导等服务;为困难家庭、孤寡老人、困境儿童等群体提供社会照顾、精神慰藉、救助保护、学业辅导、康复训练、生活帮扶等服务;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社工人才、居民骨干等,推进社区治理服务;为化解基层矛盾,链接社会资源,提供专业支持。
截至目前,累计9个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共开展大项目9个,子项目63个,服务2万余人次,培训余人次,培育社区服务队伍和组织9个。
服务出模式,运行成体系
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结合实际,总结提炼社会工作站服务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城乡社区服务供给能力,让城乡居民生活融合更舒心。
西塘桥街道社工站打造党建五社协同模式。百步镇社会工作站探索总结了1个阵地、5色桥治理、9大民生品牌项目的“”工作法,助力打造多元城镇善治体系。
于城镇社会工作站利用“”工作手法(即3个1——1个阵地、1个专业服务团队、1条心;3个9——服务覆盖城镇9个村/社区,9大项目共同运作,“引、专、联、育、精、化、比、多、行”九宫格工作口诀),在项目策划、活动执行、资源链接、内部管理上发力,不断提高队伍专业性及工作效率。
澉浦镇社会工作站以农村非户籍居民的社会融入为切入点,形成“平台融合,实干入微”“力量融汇,服务入户”“感情融洽,文明入心”的“三融三入”工作法。
通元镇社会工作站从需求调研、跟进服务到服务管理、检测、评估的整体链条上不断摸索创新,形成打造1个3.0样本、推进9大业务板块、调动8方社会资源的“”建设模式。
专业产优势,精益塑品牌
社会工作站最终着力点在“服务”上,各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将专业服务与社区治理创新、乡村振兴相结合。
武原街道社会工作站积极打造“吾原红社共治”品牌,形成一社一品、“吾原聚爱益家”服务。
秦山街道社会工作站着力打造“秦秀”“秦治”“秦创”三秦公益品牌,助力社会治理跃升战,为谱写“秦山篇章”贡献力量。
澉浦镇社会工作站以“澉+”为抓手,打造“澉爱助老”“澉爱童乐”“澉爱家和”“澉爱公益”“澉爱文娱”等“澉爱”系列服务,实现无差别城乡化服务。
望海街道社会工作站探索出具有望海特色的“七星”公益模式,践行党建引领五社联动助力共同富裕。
澉浦镇社会工作站为困境儿童送“微心愿”
穿针引线
“八方资源”共助品质化发展
海盐县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穿针引线,编织社会力量参与网,整合部门、单位、社会公益慈善资源,推动服务落地落实,促进社会工作事业可持续发展。
党建引领,行政力量融合
为进一步破解基层治理“条块分割、力量分散”难题,镇(街道)社会工作站整合组织、团委、妇联、残联、司法综治、退役军人、计生卫生等资源,“党员会客厅”“红色驿站”“青年之家”“退役军人服务站”“党群服务中心”等空间共建,通过人、财、物的支持,齐力将服务、帮扶、关心、关爱带到群众身边。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开展的63个项目涉及9条行政线,服务由单打独斗变为共同作战。
如沈荡镇社会工作站聚焦“一体两翼”特色党建,以人才为基,以协作为方,项目化推进村居民参与,打造民生社会服务大联盟。
专业赋能,市场力量支持
各镇(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发展较为成熟的机构开展社会工作站运营服务。社会工作机构与力量在弥补镇(街道)、村(社区)治理短板,充实社区服务力量,解决社区服务需求,培育社区公益文化中有效发挥作用,为服务对象改善外部环境、开展认知修正、寻找优势、增强能力,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也推动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落地生根。
如通元镇社会工作站成立“起禾”公益商圈联盟,将商铺爱心资源集结起来,形成公益生态圈,打造“起禾”公益品牌。商铺爱心力量通过通元镇社会工作站的专业赋能,活跃在“益荟日”便民服务、微心愿认领、困境人群帮扶中。
凝聚共识,社会力量协同
镇(街道)社会工作站汇聚各镇(街道)辖区村(社区)、企业、商家、志愿者等社会资源,绘制资源地图,优势互补,形成良性互动。通过认领微心愿、参与志愿服务、捐款捐物等方式,开展“小智汇大治会”群社联动打造社区共治项目、“解忧工程”矛盾化解项目、垃圾分类“益”起来等项目。
镇(街道)社会工作站还向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海盐县百步镇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海盐县慈善总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等积极争取,通过合作、项目竞投等方式,开展服务、参与公益项目。
如百步镇社会工作站链接海盐县百步镇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资源,为辖区41名在册困境儿童提供每人元的资助,实行“六大计划”增能助力。
西塘桥街道社会工作站在“99公益日”期间与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链接项目,实施“暖心计划”“弯腰捡拾文明行动”项目,公众累计捐款金额达.28元。同时,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为“暖心计划”项目配比2万元的物资支持。
沈荡镇社会工作站开展“红‘社’初心”志愿行活动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
点击右下角“在看”,推荐给大家:,。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嘉兴海盐:实现社会工作站建设全覆盖社会工作服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