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贫血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海盐与屏山的山海情
TUhjnbcbe - 2025/7/4 20:55:00
白癜风医院治疗哪里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一周年之际,由中宣部指导,央视总台和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摄制的《奋斗新征程——年乡村振兴特别节目》于3月9日、3月10日、3月13日先后在CCTV—12频道、CCTV—17频道、CCTV—1频道播出。节目第三章《情越山海协作共赢》环节以浙川纺织产业园为切入点,讲述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两地东西部协作的“生动实践”。

作为脱贫攻坚东西协作的“全国典范”,四川屏山与浙江海盐,两地跨越千山万水,年因东西部扶贫协作结缘,两地优势互补、创新思路、协作扶贫,短短三年推动屏山脱贫“摘帽”,经济社会实现飞跃式发展。国务院扶贫办曾高度评价:“这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山海模式’,为全国携手奔小康提供了有效借鉴。”

浙川纺织产业园

浙川纺织产业园是嘉兴宜宾、海盐屏山两市两县从年开始共建的纺织产业园,双方以共建西南最大生物纺织特色基地为目标,通过“高位推动、共同谋划,高标推进、协同开发,高质招引、同频共振,高效服务、系统集成”四大协作理念,助力屏山县园区实现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大中做强、强中做优,有力推动了屏山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园区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目前已入驻企业36家,总投资亿元,预期产值亿元,已建成投产的22家企业年产值超60亿元,吸纳就业余人。

车间内正有序生产

从“脱贫摘帽”到“巩固脱贫”,从“对口帮扶”到“深度协作”,浙川纺织产业园是海屏两县同谋划、共推进、齐招商的成果,协作双方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真正做到了结合优势谋准产业、强化协作建强平台、突出示范聚优企业、围绕富民促进增收,在有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有效带动脱贫群众就近就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了坚实的产业基石。

“茵红李全产业链转型”新模式

浙江援屏专家王金良在屏山县栗子村茵红李基地现场讲解

宜宾市屏山县茵红李种植面积12万亩,涉及农户2.5万户。自两县结对以来,海盐选派农技专家王金良,利用近四年时间,与屏山本土专家积极探索屏山茵红李全产业链转型发展新模式,以改造链条式产业、解放果农生产观念、激活市场内生动力、培育农村经营主体为抓手,大力实施“七统一分”标准化管理模式,推广果园数字化管理,组建三级专家服务团队,打开大规模东部市场。从年项目实施前总产量10万吨、总产值3.5亿元到年总产量13.6万吨、总产值实现8.2亿元,农户三年累计增收9.3亿元,支撑2.5万种植户稳定增收致富。带动了屏山县十二万亩茵红李的种植品质提升,实现了多户农户脱贫。

果农正忙着采收茵红李

东西部协作“屏山茵红李全产业链转型”农业发展模式,对于推动西部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现代化进程具有借鉴意义。

锦屏山田园综合体

年嘉兴市海盐县和宜宾市屏山县结对,年新增秀洲区、嘉兴港区结对,三地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围绕屏山县所需、嘉兴市所能,开展了全方位的帮扶。除了“茵红李全产业链转型”新模式,在人才交流方面,每年选派教育、卫生、农技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屏山县的干部群众干在一起、拼在一处;在消费帮扶方面,搭建了屏山优质农产品直销平台,引导和鼓励更多嘉兴人享受屏山美食,游览屏山风光。帮扶五年来,屏山县经济实现跨越赶超,年,屏山县GDP突破百亿大关,比帮扶前翻了一番。

再续前缘持续深化协作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海盐与屏山的“山海情”如何再续前缘,靶向发力?两地将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深化协作。

在产业协作上,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方式,以秀水屏山协同智造产业园为载体,突出绿色、低碳、智慧,加大项目招引,强链补链延链,全力打造浙川纺织产业协作示范园2.0版。

在数字化转型上,将吸收借鉴嘉兴数字化改革成果,在智慧园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治理上建成一批应用场景,推动屏山的数字化转型。

在消费帮扶上,将持续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实施茵红李全产业链转型,推广林下养鹅种养循环模式,将“小水果”做成“大产业”,助力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在文化交流上,将推动两地非遗、民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导入东部“智慧书房”等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经验,提升屏山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将以红船精神为引领,推动两地干部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完善干部人才管理、提升能力、服务体系,锻造实干担当的干部人才队伍。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海盐与屏山的山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