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海盐踔厉奋发、砥砺奋进、奋勇争先,在经济、社会等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非凡成就和宝贵经验。为进一步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海盐县传媒中心推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系列报道,通过分镇街分领域分行业采访报道,全方位多层次反映海盐县这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今天,来看第一篇报道《他们,是海盐的“本钱”更是底气》。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海盐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据统计,从年至年,海盐高技能人才从人跃升至人,同比增长%。特别是今年以来,海盐紧紧围绕“双招双引”百日攻坚行动,深化细化招才引智工作,以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为着力点,加快打造县域人才集聚新高地。1至6月,海盐引进新增高技能人才人,提前半年完成全年任务;引进大学生人,完成率列全市第一。
“要像这样测量,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恒锋工具股份有限公司,“85后”车间管理员丁峰像往常一样,在数控花键磨工序处查看生产进度、处理突发问题。作为一道核心工序,这里的产品精度要求达到μ级别,十分考验工人的技术能力,而丁峰,正是恒锋工具这道工序最为出色的技能人才。
在企业展厅内,陈列着一把由丁峰打磨的自动变速器螺旋内齿圈拉刀,在公司多名员工中,能够像他一样打磨这把刀的人数,不超过5个人。在12年前,丁峰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学徒工,他的成长,离不开企业的培养。“就像制造一把刀,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慢慢打磨。”恒锋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姚娟表示,为调动员工成长成才内生动力,企业推出技能等级津贴制度,将员工薪资与技能水平挂钩,同时,充分发挥企业自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作用,建立技能培训中心,畅通员工自我提升通道。年,企业已开展第四批技能人才自主评定工作。包括技师、高级技师在内,公司已累计拥有高技能人才多人,在稳定产品质量、助力技术攻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才的持续“加码”下,企业在精密刀具研发领域越走越深,年,企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年,获评第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年,获评工信部单项冠军企业,成为国内刃量具行业的领跑者。
恒锋工具技能人才的成长,是海盐全方位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提质扩面,发挥企业自主育才、用才主体作用的成果。海盐始终重视人才引育,今年,多部门联合实施“盐邑匠才”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聚焦全县先进制造业、民生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关键领域及重点人群,精准实施“产业助推”“幸福康养”“金穗丰年”“技创未来”“广育匠苗”五大技能培训行动,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近1万人次。1至6月,海盐引进新增高技能人才人,提前半年完成全年任务;引进大学生人,完成率列全市第一。
“我们紧紧围绕人才强县战略,做好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建立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大规模、多层次、分批次实施技能人才培训行动和引育计划,整合行业、社会资源,建立人才培育机制,家企业拥有技能等级认定资格,大幅度提升了技能型人才的参与率。”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据统计,从年至年,海盐高技能人才从人跃升至人,十年间同比增长%。
这几天,在海盐县望海街道的人才公寓,来自江苏淮安的高技能人才谷超经过1个月的适应期,已经完全适应了海盐的生活。“人才公寓不仅周边配套齐全,而且公寓内家电家具免费配置,更重要的是,有了政府补助,像我这样的情况,租金费用比市场价便宜很多!”谷超告诉记者,自己在汽车压铸模具行业已有二十多年经验,今年,他来到落户于海盐的肖弗勒模具(嘉兴)有限公司担任模具主管职务,人才公寓配套政策的推出,坚定了他留在海盐发展的信心。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海盐人才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县、镇(街)人才公寓陆续“上新”,解决了新进人才的“刚需”,而现金奖励、购房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父母养老、医疗保障等一揽子政策福利,解决了大部分人才的后顾之忧。“今年,我们着眼数字赋能人才全周期发展,完善‘人才码’数字化应用场景,围绕‘吃、穿、用、住、行’,大幅提升人才归属感和幸福感,‘人才码’上线后,累计6.5万余名人才入库。”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人才在海盐各行各业创新赋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全县创建国家级院士模范专家工作站1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4家;近3年来,累计在职高层次人才达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全媒体记者:朱小芳
通讯员:蔡劭伟、王如意
编辑:张新媛
一审:张新媛
二审:吕洁
三审:王振华
本文由海盐县传媒中心采访编辑报道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温馨提示: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