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王雨红融媒共享联盟海盐站刘行通讯员汤振杰
1月21日下午,海盐县通元镇滕泾村家宴中心前人头攒头、一派热闹,许多人脸上绽放着开心的笑容。“要分蹄膀了,能不高兴吗?”滕泾村村民夏发兵笑得合不拢嘴。
夏发兵是湖北人,年来到海盐打工,近几年,他在滕泾村承包了20多亩土地开始种植葡萄。“今年因为疫情,我和家人商量后打算还是留在海盐过年。”夏发兵说,虽然三年没回家了,但是滕泾村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很感动。
“咕咕咕……”记者走近看到,两位大厨正在土灶前忙得不亦乐乎,两口大锅不停冒着热气,锅内的蹄膀已被炖成了酱红色,村民则在一旁排着长队,等待领取包装好的蹄膀。
距离家宴中心不远处,滕泾村党支部书记宋利峰正带着几名村干部一起,上门给本村村民送去红包。“这几年村内变化很大,环境好了,钱袋也鼓了,我们老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强。”拿到红包后,村民钱雪娟高兴地笑了。
“这是我们村第二次分红了。”宋利峰告诉记者,年,滕泾村成立了土地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本村村民可根据流转时间和面积获得盈余分红。
记者了解到,年,滕泾村共流转土地亩左右,总收益多万。“我们拿出50万元,通过发放红包和蹄膀的方式,为多户农户送上福利。”宋利峰说,为了鼓励外来务工人员留盐过年,今年也首次给他们送去了蹄膀,共同分享这份幸福。
“滕泾村已经把我们当家人了,今年很多老乡也都打算留下,大家聚在一起,热闹得很。”张超年来海盐滕泾村,承包了亩土地种植水稻、小麦。“这里各类政策都很实惠,我又新增了多亩土地,准备大干一场。”对于未来,张超眼里充满了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