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遗产二所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导
读
年7月30日,嘉兴市《海盐古城复兴城市设计及重点片区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国际征集终期评审会在嘉兴市海盐举行。清华同衡作为牵头单位,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同衡规划院技术顾问张杰教授领衔、清华同衡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BAU建筑城市设计(上海)公司组成联合体,提交了《逐海扬波和美之城》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在由国内最高水平评审专家组的评议中,以第一名在5家国内外顶尖规划设计团队方案中获得优胜,并获得整合深化后续方案工作资格。
一
古城待兴、新城待谋
项目背景
海盐位于杭州湾西北,隶属浙江省嘉兴市,始建于秦,是浙江最早的建制县之一。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城乡发展中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指示,落实浙江省“千年古城”复兴行动及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部署,年4月,嘉兴市海盐面向国际公开海盐古城复兴、高铁新城城市设计方案征集。据悉,前期共有家国内外顶尖规划设计咨询机构报名,其中4位院士和多位勘察设计大师领衔。我院遗产中心领衔的联合体成功入围海盐古城复兴规划项目评选,并在资格预审、最终评比阶段均获得第一名。
△图:海盐古城区位图、海盐古城历史地图
△图:海盐古城城市设计、高铁新城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范围
二
多方合作、协同攻坚
工作团队
我院海盐古城复兴城市设计工作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同衡规划院技术顾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杰教授领衔,清华同衡规划院遗产中心副主任张飏担任项目总负责。清华同衡作为牵头单位,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BAU彼爱游建筑城市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
△图:清华同衡、清华建筑院、BAU上海与BAU澳大利亚团队视频会议
本次工作充分发挥了清华同衡在遗产地与历史城市相关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与规划实践经验,以及在规划、产业、生态、建筑、景观等多专业协同创新的综合技术优势,联合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在创新建筑设计方面的精干技术力量以及合作单位的国际优秀设计团队,经多方协作、多轮推敲论证,完成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体现了清华团队、清控人居集团的内部高水平技术协作。
△图:张杰教授带领清控人居集团项目团队,用不同尺度的实体模型多轮推敲方案
年7月30日,海盐召开古城复兴城市设计及重点片区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国际征集终期评审会,由清华同衡、深圳蕾奥、华南理工、华东建筑设计院、上海同济规划设计院分别牵头10余家国内外顶尖规划设计团队组成的5个联合体提交了5个终期方案。由清华同衡牵头联合体提交的《逐海扬波和美之城》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在由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原理事长宋春华、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孙安军、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曹嘉明、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吕斌、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规划总裁黄文亮、嘉兴城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沈磊等专家组成的国内高水平评审专家组的评议中,以第一名获得优胜,获得后续方案整合与深化工作资格。
△图:方案终审会现场
△图:清华同衡为牵头单位的海盐古城复兴方案
三
逐海扬波和美之城
方案简介
1、从宏观视野出发,构建古城+新城“智圆行方”的双城驱动格局
规划团队跳出古城,以宏观视野审视古城发展问题,针对在长三角发达城市群中的小城市所面临的具有典型性的发展路径选择,提出在不同层次区域发展要求中探寻海盐,在产业发展、业态策划和空间落位中的战略方向,在更大片区提出古城与周边发展片区的联动发展策略,以高铁片区为特色制造业科创服务核心、以古城为文创核心,以天宁寺片区为城市客厅,形成“三核、两轴、一带、多节点”,“高铁-古城-海”双城互动、双核并进的整体产业架构,并构建整个城市大片区的空间骨架和发展方向。
△图:海盐古城与高铁新城形成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
△图:海盐古城与高铁新城空间结构分析图
2、从历史脉络出发,融合海盐核心四要素,构建未来发展蓝图
海盐因海陆际会的资源禀赋与交通节点的区位优势而兴,古城格局完整,水网交织,园林璀璨。清华同衡联合体通过对海盐历史脉络核心要素的归纳凝练,总结并提出符合海盐地方实际的特色古城复兴发展道路。规划团队认为,海盐古城曾是吴地产盐中心,因海产生了以盐业为主的历史产业;陆是长期生活的江南的空间基底与生态基础;塘是塘水纵横的水网空间也是城乡发展的空间骨架;人是古城人文繁盛的核心要素。
△图:海盐核心四要素:海、陆、塘、人
基于“海”、“陆”、“塘”、“人”这四个要素,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引用的“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为规划发展理念,我们提出了打造产业创新古城、生态低碳古城、水乡宜居古城和人文和美古城。
?“海”——海与陆融合的产业创新的活力和美古城
?“陆”——人与陆融合的生态低碳的人居和美古城
?“塘”——塘与陆融合的设施完善的水乡和美古城
?“人”——古与今融合的人文兴盛的滨海和美古城
△图:海盐古城复兴规划理念
3、海盐中心城区产业(海)、生态(陆)、民生(塘)、文化(人)发展框架
△图:四个发展框架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和美海盐
△图:海盐古城核心区详细设计规划总平面图
△图:海盐古城核心区规划效果图
“海”——精准分析产业图谱落实空间
打造和美产业之城
把握海陆际会的发展际遇。在长三角视野下分析产业图谱,海盐应聚焦新兴产业领域,由制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与嘉兴市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图:长三角产业发展格局与海盐产业关联图谱升级系数分析图
△图:海盐古城与高铁新城产业布局示意图
△图:海盐城市客厅——天宁寺规划效果图THAD
△图:天宁寺片区屋顶用现代手法体现帆樯如林、商贾云集的地域传统THAD
“陆”——重塑江南水乡蓝绿空间
体现陆海交融的和美生态
△图:海盐古城复兴城市设计生态框架
△图:环城水系谷仓头地段设计效果图THAD
△图:盐嘉塘入海处滨海滩涂设计效果图BAU
“塘”——建设高品质全龄友好型人文城市
体现和美宜居
△图:全龄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布点
△图:棉纺厂片区规划效果图BAU
△图:厂房改造为服务居民同时具有吸引力的生鲜市场BAU
“人”——激活这座有温度、有滋味的
和美人文海盐古城
△图:海盐古城护城河西段规划效果图THADTHUPDI
△图:杨家弄片区水巷设计效果图THAD
△图:八园争艳片区百可园设计效果图
△图:总体规划鸟瞰效果图
四
工作团队
项目总顾问:
张杰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同衡规划院技术顾问、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
项目总负责:
张飏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中心副主任
项目指导:
霍晓卫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同衡遗产中心主任
方云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一分院副院长、第一分院执行总建筑师
项目团队:
清华同衡遗产中心团队
项目负责人:李婷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二所所长
工作团队:陈拓、张洁、解扬、邵冰、赵超、陈雪、马頔翔、沈一琛、严锐、黄维、王馨珠、边宇浩(实习)、金子骊(实习)、谢圣捷(实习)、路雅璇(实习)
清华建筑设计院团队
项目负责人:陈青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一分院建筑设计一所副所长
工作团队:屈泊静、王啸天、付文杰、张东旭、颜裴成、庞吉炜、吴浩
BAU团队
项目负责人:JamesBrearley,BAU创始人/设计总监
工作团队:JensEberhardt,MairaCala,BenjimaniVerzijl,Huangfang,颜小茜,伍晓健,冯新悦,郭列侠、郑方艺、师政婷、廖望、汤梦哲
撰稿人
张飏张洁
排版
孙青
图片
供稿部门
供稿
清华同衡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二所
原标题:《清华同衡联合体中标嘉兴市《海盐古城复兴城市设计及重点片区建筑概念设计》国际方案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