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得的一种疾病,它本身治疗难度较大,且随着病情的进展以及攻伐性治疗的参与,往往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贫血就是癌症患者常见的一种症状,如果程度轻微,机体尚且能够耐受,万一贫血严重,其后果不堪设想。那癌症为什么会引起贫血问题,患者又该如何把它补上来?
癌症引起贫血的原因大概分为三种:一、营养缺乏性贫血,大部分癌症患者由于消化道功能障碍、药物毒副作用以及心理因素等,对食物的摄入及利用可能处于较低水平,导致人体内造血原料短缺,久之,则产生贫血症状,加剧机体的虚弱症状。针对这一问题,患者可以适当补充各类营养物质,包括保健品、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等。
二、出血,主要是指慢性出血和急性出血等,均是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常见问题。慢性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黑便,仅凭肉眼可能看不到血迹,医院做一下粪便潜血试验,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对症的药物。急性出血则包括呕血、肿瘤引起的出血等,使血液大量流失,需要立即止血,并尽快补充血容量。
三、造血功能抑制,由此引发的贫血症状常见于放化疗期间。骨髓抑制是放化疗的典型表现之一,而骨髓又是人体重要的造血组织,当它受抑制时,造血功能亦受到损伤,增加贫血几率。对此,患者可早日采用中医治疗,中医更注重个体化治疗,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稳定癌灶的基础上,可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灵活采用补气养血、益肾填精等治法,来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确保疗效的发挥。
作为一位始终坚持中医抗癌道路的老中医,袁希福说过:“不管你接受什么治疗,身体状况好的患者,治疗效果就好。”因此,当癌症患者出现贫血症状,应该认识到它背后的危险因素,及时寻求主治医生的帮助。同时,患者还可早日介入中医治疗,以调节气血和腑脏的失衡状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为后续治疗和康复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