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贫血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海盐武原街道唱响共同富裕三部曲
TUhjnbcbe - 2024/5/1 16:18:00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让农民忙起来,让农村富起来,让农业强起来”,秉持这样的初心,海盐武原街道正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间,寻找最佳的契合点,描摹一幅“脚下有土地,周边有市场,农民有希望”的乡村新景象。

前不久,海盐县委、县政府召开年全县一季度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会,武原街道顺利夺得一季度“流动红旗”第一名的好成绩。

潮起长三角,新风遍武原。武原街道是展现海盐社会经济发展的“窗口”,也是海盐县域经济发展的“风向标”。5年来,武原街道地区生产总值保持7%以上的高位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率达24.5%,为海盐县之首。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农业效益相对较低的双重压力下,武原街道为何还要守住农业并做强农业?这来源于武原街道对农业“高看一眼”的独特目光。

今年5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推动位于农产品主产区内的县城集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更多吸纳县域内农业转移人口,为有效服务“三农”、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

“看待农业不能只看经济价值,更要看到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海盐县武原街道党委书记李全发说。

为此,武原街道发挥长三角中心的地域优势,通过引进中化MAP海盐项目、稻虾米产业数字化项目等,着力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进一步打响武原特色的农业产品品牌。

李全发认为,在共同富裕大场景下的乡村振兴,必须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激发农民作为农村生产者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城乡深度融合、全民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

为此,武原街道积极培育壮大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青年农创客等新兴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旅融合产业,成立“强村公司”增加村集体收入,年,武原街道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缩小至1.61,位居全省镇(街道)前列。

城市化让农民化身工人进城,农村生产者后继乏人,如何破解“空心村”等现象?

答卷:武原街道聚焦乡村振兴“人才”这一关键问题,积极培育壮大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青年农创客等新兴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就近吸纳和引导农民变身农业“产业工人”,让农民忙起来。

在许多村庄受“空心化”“老龄化”困扰时,在武原街道,这里有一个金星村,村里却能看到许多“80后”“90后”的身影。他们当起了民宿老板、做起了陶艺老师,或化身主播、农场主,乡村生活对他们来说有滋有味。

年出生的林晓,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移动通信工程,在职业上升期选择回乡创业,于年在金星村流转土地10多亩,种植花卉、直播带货。花园里,除了育植大棚和各种花境小品,还设置了露营草坪等空间,吸引游客前来露营、喝茶、买花。

“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人’的问题。其中,农民毫无疑问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但是一些传统农民的技术水平和思维方式都远远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他们需要领路人,有技术、有想法的年轻‘农创客’就是乡村振兴的‘火种’。”海盐县武原街道党委书记李全发说。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在武原街道,吸引年轻“农创客”和乡贤、“新乡贤”等来到乡村,带来了人才回归、技术回乡、资金回流的“聚合效应”。

在华星村,作为“绿色富农,盐邑稻虾”党建联盟的主要负责人、华星农场的党员农场主许玉君是当之无愧的“大户”。他向村里承包了亩土地,每亩每年给流转户元。华星村共有耕地面积多亩,土地流转多亩,八成以上由种粮大户经营,农户光流转土地的收入就达到万元左右。许玉君还尝试“稻虾综合种养”的养殖方式,亩均利润最高能达到元。

在红益村,这里的“大头菜”远近闻名。今年60岁的蒋关良一直致力于大头菜的种植与传承。他在担任海盐县红益大头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期间,先后引进了“天旺”“大曲”“惠尔斯”蔬菜加工厂,提高海盐大头菜产品档次和知名度,带动多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2.5万元,使传统产业变身效益产业。

此外,还有子承父业的全良农场农创客许超杰、打造体感式牧场的储鲁轩……农创客们的到来,不仅改变着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带动农民跟养跟种,也让更多农民享受到一二三产融合带来的利润,让当地农民变身农业“产业工人”,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农业农村是共同富裕的短板,也是潜力所在,如何补上短板,实现“扩中”“提低”的目标?

答卷:武原街道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由街道牵头,引导各村、合作社等投资入股成立“强村公司”,扩大“第六产业”的综合效应,让农村富起来。

如何把美丽风景转化为“真金白银”,是乡村振兴的必答题。

武原街道的金星村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孕育了清代状元朱昌颐、文史大家朱希祖、当代画家朱乃正等文化名人。近年来,金星村积极培育农旅融合新模式,吸引了“卷小冉的花园”“唯鼎庄园”等优质项目入驻。

“我们特别注重以项目带人气,留住了人就等于留住了‘美丽经济’。”金星村党委书记许晓文说,去年,金星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万元,比上一年增长了55.8%。

当下的乡村振兴,迫切需要通过农业穿针引线,推动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

与羊驼亲密接触、骑上矮马一起奔驰,最近刚试营业的造梦体感式牧场里,羊驼、梅花鹿、小香猪等动物已准备就绪。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万元,是武原街道重点打造的农旅融合项目,主要建设农地草坪、网红景点、萌宠乐园等,将打造成为该街道的农旅“IP”。

“除了项目和人,村集体经济主体如合作社、强村公司等是村集体和农民共同富裕的资金池,是农民富裕的‘希望银行’。”李全发说。

据嘉兴市、海盐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目标,至年底全部行政村经常性收入达到万元、经营性收入达到80万元。围绕这一目标,武原街道结合海盐县党群创业“共富十法”,整合各方党组织资源,以党建统领、共建共享的总体思路,在全县率先探索“公司+美丽乡村”旅游开发新模式,成立海盐县金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引进沁沐云仓民宿开发项目、希芙共享智慧田园等项目,总投资约万元。

同时,由街道牵头,引导各村、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入股成立了嘉兴欣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嘉兴鼎创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达万元,鼓励强村公司切实为各村集体经济拓宽收入渠道。

截至目前,武原街道下辖9个行政村年已全部达到经常性收入万元以上。通过和浙报光荣浙商智库的战略合作,做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文章,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将为武原打开全新发展空间。

如何破解农业现代化水平偏低、农产品价值不高的现状,抢占“微笑曲线”的两端?

答卷:武原坚持补链、延链、强链相结合,利用数字化打造农业物联网,构建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响武原特色的农业品牌,让农业强起来。

虾在稻田游,稻在虾田长,“稻虾综合种养”提升亩均效益;搭建农业物联网,从“种”到“销”全流程实现可视化、数字化;“盐邑龙虾米”品牌再提升……打开武原街道的农业版图,可以看到一个工业强镇(街道)的农业雄心。

去年3月,全省首个粮作中化农业MAP项目——中化现代农业MAP项目落户武原的西郊农业产业园。该项目将通过开发应用智慧农业系统,推动农业生产从标准化到精准化再到智慧化,提升“海盐大米”品质和美誉度,带动广大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我们的农业服务是带着农户干,种给农户看,最终实现农户种出好品质,卖出好价钱。”中化现代农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主要加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结合,构建“从种到销”的系统化粮食生产体系,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专家指出,像这样的龙头企业,来一个就能带起一个农业细分产业。

今年4月,武原街道与浙江众农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海盐县武原街道稻虾米产业数字化与盐邑龙虾米品牌提升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利用众农联在农发城市厨房、产业数字化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实施农业物联网建设,将订单化种植管理、溯源体系建设、仓储物流跟踪、体验式营销服务等通过数字化连接,提升“盐邑龙虾米”品牌知名度。

“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打通农业的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链条增值。把产业链留在街道,把价值链收益留给农民。”李全发表示,通过打造3.7平方公里的西郊农业产业园,武原街道正在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如今在武原,5G、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决策……系列项目带来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武原好似“金风玉露一相逢”,正深刻改变着农业发展的理念和气质。

武原街道将持续通过补链、延链、强链,发展“第六产业”,开启现代农业与工业同频共振,城市与乡村无缝衔接的精彩篇章。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盐武原街道唱响共同富裕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