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综合行*执法局聚焦城乡环卫“四位一体”长效保洁工作全周期建设,以市场化竞争、智慧化督查和一体化建设三个方面为着力点,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促进城乡环境品质显著提升。
一是规范市场化竞争,盘活“源头”活水。根据我县实际制定《进一步规范农村环卫“四位一体”长效保洁采购工作实施意见》,统一采购年限和采购组织形式,规范采购文件和补充合同,加强主体责任和督查指导,有效解决各镇(街道)操作自由程度高、风险性高、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并降低招投标准入门槛,显著提高了市场竞争性、公平性。在新一轮的招投标中,我县符合条件并参与投标的保洁公司从9家提升到30家。同时,联合综合执法、垃圾分类、农业农村等6部门制定《海盐县城乡环卫“四位一体”长效保洁工作考核办法》,将考核范围细分为集镇、工业园区、村庄等7大类15项内容,提高考核力度和精细度。
二是开展智慧化督查,加强“过程”管控。全方位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充分发挥“空中执法队”力量,利用无人机巡查范围广、机动性好、视野宽阔等特点进行“空中巡查”,构建路面有队员检查、空中有无人机巡查的立体化监督体系。全地域定位实时反馈问题,对发现的问题通过移动智能端进行录入,涵盖照片采集、坐标定位、问题描述等关键信息,有效解决以往点位不精准、问题反馈不清晰等问题。相关问题通过智慧环卫平台一键派单至各镇(街道)主体,提升问题交办精度及速度。全过程监管限时解决问题,交办问题限时7天内完成整改,期间工作人员通过智慧环卫平台实时跟踪整改完成情况,对整改困难的情况及时跟进并协调解决。今年以来,共发现并完成整改问题处,整改完成率%。
三是推进一体化建设,完善“末端”体系。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置一体化体系,发放分类垃圾桶13万余个,提升改造农村垃圾房91座、乡镇垃圾中转站11个,配备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车辆,建成资源化就地处置点13个以及全省生活垃圾行业处置标杆——海盐绿能环保项目,确保我县垃圾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今年以来,已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7.7万吨,产生清洁能源.6万千瓦时,相当于1.5万居民一年用电量,节约标煤约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2万吨。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