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日报网络配图。美丽乡村休闲旅游推介会、“上海—海盐”高质量产业集聚发展论坛、沪浙核电产业共享区推介会、海盐在沪医疗界乡贤恳谈会……随着海盐接轨上海活动月棋至中盘,一个个活动如同入夏的鼓点,一幅热火朝天的宏大图卷正迅速展开。年初,海盐将“接轨大上海”作为五大发展主线之首,着眼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和大湾区经济圈,全面推进*策机制、交通设施、产业发展、科技人才等多方面、宽领域、深层次的接轨与合作。按照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要求,海盐接轨上海演绎的“双城记”换幕成“大合唱”,抢乘长三角一体化“快车”。高能级平台激发产业新活力“沪浙核电产业共享区”,正是海盐县接轨上海打造的高能级产业平台。据介绍,该产业平台由海盐县与上海市核电办共同推进,已成功列入浙江省大湾区行动纲要百大产业项目库、嘉兴市接轨上海首批重点产业合作平台,并成功举办了“沪浙核电产业共享区”推介会。在核电小镇群利大厦,上海晨晓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的技术员正在组装一批红外探测立柱,该产品将被送入核电基地,用于核设施实物保护、入侵报警。值得一提的是,晨晓科技正是海盐县通过沪浙核电产业共享区推介会成功引进的上海核电关联企业。“海盐县除了得天独厚的核电资源外,还拥有良好的地理、*策、环境等诸多优势,与上海的‘协同效应’也逐渐凸显。”公司负责人李增奎介绍说,后期计划在海盐规划建造1.5万平方米的厂房,作为核电与核设施实物保护系统、通信系统新产品的研发、生产中心。据海盐县核应急办主任孙李峰介绍,通过接轨上海,海盐县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