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老人警惕贫血
注意补充铁、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
中国注册营养师徐敏洁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秦虹
相比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老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比如心血管系统疾病常有心慌、气短,消化系统疾病的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等。对于这些疾病,老年朋友除了要规范治疗外,还要预防贫血。贫血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头晕、皮肤黏膜苍白,但初期的轻微贫血极易被忽视。
老人贫血常见3种原因
01营养不良
老人牙齿不好,咀嚼能力下降,加上消化吸收能力差,从而食欲减退;再加上肉类等优质蛋白进食不够,很容易导致铁和维生素B12等摄入不足,引起贫血。
02多种慢性疾病
一些慢性疾病会影响造血功能。比如慢性肾脏疾病会使红细胞生成不足,自身免疫疾病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各种慢性感染会造成铁代谢紊乱,引起贫血;恶性肿瘤中晚期几乎全部合并有贫血。
03身体机能衰退
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增长,造血组织逐渐减少,造血功能随之衰退。
措施1
适量增加造血原料
很大一部分老人属于缺铁性贫血,平日要多进食含铁的食物,瘦的红肉、动物血、动物肝脏和豆类等。不过,猪肝、鸡肝和鸭肝的胆固醇含量高,患有冠心病、胆囊疾病和高脂血症等疾病的老人要限制食用。
另外,与造血相关的营养素还有叶酸、维生素B12等。叶酸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动物肝脏中,如西蓝花、菠菜、芦笋、猪肝等;维生素B12则要从动物性食物中摄取。
措施2
多摄入维生素C
为了促进身体对铁的吸收,老人应注意吃一些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食物,比如柑橘类、樱桃、猕猴桃、冬枣等水果和青椒之类的蔬菜。
措施3
限制鞣酸高的食物
鞣酸含量高的食物有浓茶、柿子、山楂等,会减少食物中铁的吸收,所以在吃饭或是使用补铁剂的时候,应尽可能避免。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楚超李娜
值班主任
范宏博
转载及投稿
-转
邮箱:ln
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