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灸方精讲课贫血的病因病机,艾灸调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权威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贫血就是中医中的血虚。气血对于我们来说,尤其是女性朋友,就像水分对花朵一样。少了水的滋养灸不会鲜艳,人少了气血,也会容易生病。

关于血虚,有很多原因可能导致其发生,有的人呕血、尿血、便血,有的人会产后出血或外伤出血引起的出血过多,这样会造成贫血。有的人用药不当,也会导致贫血。还有的人由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常,饮食、营养不能化生为气血,导致贫血。还有的人纵情纵欲,肾精不足,精不化血,导致贫血。

血虚贫血可分为:

1、心脾两虚、气血双亏型

2、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型

3、脾肾两虚、阳虚气弱型

按照“虚者补之、损者益之、劳者温之”的原则

心脾两虚、气血双亏型

心脾两虚、气血双亏型的主要症状为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失眠健忘。倦怠乏力、纳呆腹胀、唇甲少华、或见鼻衄、齿衄。妇女可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细。

心脾两虚、气血双亏型需要健脾益血、补血养心。可取心俞穴、脾俞穴、气海穴、神门穴、足三里,衄血者可加膈俞穴,经闭者可加血海穴。

心脾两虚、气血双亏型多由久病失调,慢性出血,或思虑过度,饮食不节,以致心血耗伤,脾气受损,生化乏源所致。故取心俞、脾俞,以补养心血,健运脾胃,促进生化;气海为元气之海,配以足三里,可健脾益气,开生化之源,补五脏之虚。四穴合用,补气养血,相得益彰。神门为手少阴心经原穴,功能养心安神;膈俞为血之会,以止衄血;血海为调经要穴,与气海合用,可益气养血,调理冲任,气血充则月事自下。

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型

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型的主要症状为头晕目眩、面色萎*、面潮颧红,耳鸣肋痛、遗精盗汗、腰膝酸软烦热,月经过多或鼻衄、齿衄,皮肤紫斑,舌头嫩红、苔少。

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型需要滋补肝肾,益精养血。可取肝俞穴、肾俞穴、膏盲穴、太溪穴、三阴交,遗精频繁者可加关元穴,盗汗多者可加阴郄穴,衄血、紫斑者加膈俞穴、尺则穴,月经过多者加隐白穴。

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型是由于肝藏血,肾藏精,肝肾阴虚则精血两亏。所以取肝俞,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太溪是足少阴肾经原穴,可以滋肾水以养肝木,配足三阴之会三阴交,可以调补肝,脾,肾,从而益精气,充血脉。膏肓俞属于人体补虚大穴,治一切虚症。关元为任脉经穴,艾灸之以固精关。阴虚火旺,迫津液外泄则盗汗,艾灸阴郄可以滋阴敛汗,虚火上炎则迫血妄行从而衄血,所以艾灸膈俞,尺泽以凉血止血。脾统血,所以月经过多者可以艾灸隐白,从而固摄冲任。

脾肾两虚、阳虚气弱型

脾肾两虚、阳虚气弱型主要症状为面色皎白、头昏心悸、神疲懒言、形寒肢冷,少气自汗、食少便溏、腰酸阳痿,月经不调,甚至面肢浮肿,或衄血、便血、崩漏不止,舌淡胖、苔薄白。

脾肾两虚、阳虚气弱型需要健脾温肾、补气养血。可取大椎穴、脾俞穴、足三里、命门穴、肾俞穴、膈俞穴、关元穴,便溏者可加天枢穴、崩漏可加隐白穴、浮肿可加阴陵泉。

脾肾两虚、阳虚气弱型属于脾肾两虚,阳虚气弱型,由于脾肾阳虚,生化无源,精髓不足,气血两亏。所以取脾俞、足三里,温脾健胃,益气统血,肾俞、命门可以补肾壮阳,填补精髓,关元可以补肾元,督脉为一身之阳,大椎是督脉与手三阳之交汇穴,可以补阳脾,膈俞乃血之会,统治一切血症,艾灸可以益血统血。天枢可以实便,阴陵泉可以利尿消肿,如此坚持艾灸,既可以固先天之根,又培后天之本,使脾肾机能恢复,则气血生化有源,若再结合食疗,则更能提高疗效。

由于有些人没有学习过中医,所以在问及贫血怎样调理时,我们一定要先了解用户的体质,通过中医辨症的思想来进行分析,再选用相应的穴位对用户进行调理。

授课预告

~~~~~~~~~~~~~

★时间:5月13日

★地点:学习群7:30

★内容:月经不调的艾灸调理

★主讲:弘生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