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晚,通识教育部和知行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八期“通识讲坛”在顺德校区国际会议厅举行。来自基础医学院肿瘤研究所的荣知立教授用科普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获得“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基因编辑最前沿技术——CRISPR基因编辑。荣教授以往只做过学术交流和讲座,本次讲座是他的“科普”首秀。他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向同学们传达复杂严谨的科学知识,在讲座中充分体现了一个科学家对研究领域的深入钻研和真切热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场精彩讲座的主要内容。
1
基因编辑的原理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被两个“明明可以走红毯,却偏偏跑去拿诺奖”的美女科学家领走,一时间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对于她们借以获奖的研究成果“CRISPR基因编辑”也不由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两位获奖者在“科学突破奖”颁奖典礼上的照片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能斩获诺奖,自然十分高大上,要认识它,首先得了解基因编辑的原理。DNA双链美丽而脆弱。如果不断遭受来自外界环境和细胞内各种因素的伤害,如压力环境或营养缺乏,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breaks,DSBs)损伤是最为严重的损伤类型之一,如果不能被正确修复,将会导致基因突变、基因组不稳定性以及细胞死亡。双链断裂有两种修复机制,一种是非同源性末端接合(Non-homologousendjoining,NHEJ),即修复蛋白可以直接将双股裂断的末端彼此拉近,再藉由DNA连接酶(ligase)的帮助,将断裂的两股重新接合,不过这种方式很有可能破坏原本序列完整性。另一种修复机制是同源重组(Homologous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