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mond-Blackfan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iamond-Blackfananemia,DBA)是一种罕见的,以单纯红系造血衰竭为特点的先天性骨髓衰竭综合征(inheritedbonemarrowfailuresyndromes,IBMFS)。
发病机制
年Draptchinskaia等在DBA患儿中首次发现编码核糖体蛋白S19/RPS19的基因突变,自此揭示了DBA发病的新机制。目前约65%的DBA患者可检出以RPS19为代表的20余种核糖体蛋白基因突变或片段缺失。核糖体蛋白基因突变可导致核糖体蛋白单倍型不足、核糖体功能异常。由核糖体蛋白参与的P53的HDM2/humandoubleminute途径的泛素化降解途径受抑制,P53蛋白异常增多。过多的P53蛋白可通过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激活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降低转录因子GATA1表达等多种方式引起早期红系祖细胞凋亡。然而,在RPS19缺陷的DBA动物模型中敲降P53后,贫血表型并未得到完全纠正,提示P53非依赖途径参与DBA的发病机制。近期研究发现,X连锁的DBA患者中可检测到早期红系发育中重要转录因子GATA1的突变,这一突变发生在GATA1剪接位点,可影响完整形式的GATA1蛋白产生,进而影响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此外,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TOR信号通路等多种信号通路被证实参与DBA的发病。
临床表现
约90%的患儿1岁以内起病,以面色苍白为主要临床表现。30%~50%的患者可合并躯体畸形。头面部、上肢、手指、泌尿生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为畸形好发部位。DBA患者易并发多种恶性肿瘤,北美DBA队列研究显示,DBA患者46岁时罹患各种血液及实体肿瘤的比例为20%。其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结肠癌是最常见共患的3种恶性疾病。
实验室特征
■血细胞分析多为中、重度大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基本正常。■部分患者可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甚至全血少。■骨髓形态学分析可见造血细胞增生正常,而红系细胞明显减少<0.05甚至缺如,三系血细胞形态无异常。■约80%的患者检测到红细胞腺苷脱氨酶eADA,erythrocyteadenosinedeaminase活性升高。■部分患者胎儿血红蛋白HbF异常升高。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基因检测在DBA诊断中的逐步普及,诊断价值也逐渐提高。目前20余种核糖体蛋白基因及GATA1被证实为DBA的致病基因。应用较为广泛且突变频率较高的核糖体蛋白基因主要有RPS19、RPS24、RPS17、RPL35A、RPL5、RPL11、RPS7、RPS10、RPS26和RPL26。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①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常有微小病*B19感染,或肿瘤包括白血病化疗后引起的红细胞生成障碍等,应仔细询问病史进行鉴别诊断。②儿童一过性幼红细胞减少症TEC,transienterythroblastopeniaofchildhood,TEC多发生于1岁以上儿童,且无躯体畸形及阳性家族史,实验室检查中HbF及eADA均无升高。③范可尼贫血FA,Fanconianemia,FA患者染色体断裂实验可为阳性,而无eADA升高。④舒戴二氏综合征SDS,Shwachman-Diamondsyndrome,SDS患者易被误诊为DBA,应注意询问有无腹泻、消化不良等提示胰腺功能异常的症状。同时,应注意患者中性粒细胞数及形态。⑤Pearson综合征,PS,是一种由线粒体基因缺失引起的以早发贫血及胰腺功能缺陷为主要特点的先天性疾病,也易被误诊为DBA。北美DBA队列中4.6%无DBA相关突变的患者检出线粒体DNA的缺失。随着致病基因的不断发现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检测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逐步提高,在某些疾病的诊断中,甚至成为确诊疾病的唯一方法。
治疗
DBA的治疗应以维持生长发育所需的血红蛋白水平(80~g/L以上)为目的。不建议为提高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而应用过多、过量的治疗。■药物治疗:1)糖皮质激素CSCorticosteroids2)环孢素CSA3)L-异亮氨酸■输血及祛铁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预后
■经治疗后脱离输血及其他治疗,血红蛋白>80g/L,持续至少6个月定义为缓解。
■需要药物或输血维持血红蛋白>80g/L,定义为持续状态。
虽然约80%的DBA患儿对CS有反应,但最终仅有20%的患者可达缓解。40%的患者靠药物维持,而另40%的患者需输血维持。北美DBA队列研究结果:DBA患者40岁以上总体生存率为75.1%。死亡原因70%为感染、铁过载、移植排异等治疗相关并发症,30%为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转化等。
补充信息
SDSSchwachman-Diamond综合征
舒-戴二氏综合征
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SDS是一种先天性骨髓衰竭性疾病(inheritedbonemarrowfailuresyndromes,IBMFS),以中性粒细胞减少、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多系统或器官畸形为特征的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SDS具有髓系恶性转化的倾向性,转化类型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等。SDS临床表型、严重程度和疾病过程在家系间和家系内差异都很大。约40%的SDS患者出现严重的血液系统并发症。血液系统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和必须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的主要原因。
纯红再障PureRedCellAplasia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Pureredcellaplasiaisthediagnosisappliedtoisolatedanemiasecondarytofailureoferythropoiesis.
Cardinalfindingsarealowhemoglobinle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