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术适应证、术前评估、手术方式、术后处理等各方面与外耳道再造相同,主要区别分项叙述如下:
1手术适应证
本章仅针对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患者,虽然处理方式也适用于后天性原因(如外伤、感染等)所致的外耳道狭窄。
手术针对三类患者:1、耳廓再造术后;2、小儿畸形Ⅰ度或Ⅱ度,后期无需耳廓再造者;3、小耳畸形Ⅲ度或Ⅳ度,伴外耳道胆脂瘤和(或)耳后脓肿,后期有耳廓再造需求者。相对于外耳道再造,多了第三种情况。
2手术时机
对前两类患者与外耳道再造相同,建议在青春期后进行。
但对第三类患者需及时进行处理,不再等待。
3手术方法
外耳道扩大成形术包括外耳道扩大与上皮覆盖两部分。与外耳道再造相比,骨性耳道存在,只是扩大,相对容易,覆盖上皮需求量相对完全再造者少。
4切口设计与皮下蒂皮瓣、骨膜瓣设计
1、对前两类患者:取耳界沟后切口,后移的距离根据外耳道口及耳甲腔的大小来确定,同时自外耳道口12点方向纵切、并向脚屏间切迹延伸1.5cm。在耳界沟后切口处剔除小片耳甲腔软骨(以扩大耳道口、防止软骨外露感染)及部分皮下组织,骨膜瓣设计与否根据耳道口大小及软组织量的情况来决定,耳道口小、软组织多的最好设计使用骨膜瓣,以防止耳道口狭窄。
2、对上述适应证第三类患者:因后期有耳廓再造需求,在清除病灶的同时,要为后期耳廓再造保留条件,不宜采用耳后乳突根治切口,那样破坏了耳后皮肤及皮下瓣(图1D),使后期耳廓再造受影响、甚至无法进行。所以作者研究、创新使用了新的切口方式(图1)。
图1伴感染的中外耳形创新切口
新手术切口的效果:既完成了感染病灶清除手术、又预留了后期耳廓再造手术条件。具体为:1、保存了后期耳廓再造的皮肤、皮瓣条件。耳后无切口瘢痕或仅遗留脓肿破溃口部小瘢痕(图1H)这是耳后乳突根治切口(图D)不可能实现的目标。2、扩大成形耳道形态好。3、残耳保持术前形状。预制再造耳垂后将切开残耳缘对接缝合1-2针(图1F),残耳基本恢复术前状态,防止术后两残端漂浮,对患者术后无心理影响。因术后至少3-6个月才能开始耳廓再造手术,所以维持形状很重要。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涉及外观和听力改善序列手术安排,顺序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整体效果,如耳后皮肤条件完好是耳廓再造术效果满意的前提,所以前期手术一定要预留好后期手术的条件。
新手术切口的优点:1、操作简单、可执行性强。但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对侧耳廓大小、位置设计预制耳垂的大小和位置,以及耳道口的大小、位置。2、手术可操作的范围包括乳突、中耳腔、外耳道及耳后脓肿区,根据需求扩展。但较理想的方案是:耳廓再造及外耳道、中耳重建手术由同一位医生完成,或由耳科医生、整形外科医生协作完成,提前做好序列手术计划,既能减少手术次数,又能达到最佳效果。
因新手术切口的优点,对有残耳、后期有耳廊再造需求,但又必须先行耳道、中耳乳突手术者,简而言之,既想保留后期耳廓再造条件,又需在术区进行切口、有瘢痕形成可能者,均可采用此切口设计达到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5外耳道,耳后病灶处理
充分扩大、修整骨性外耳道,清理耳道内胆脂瘤,彻底清除耳后胀肿,耳后病灶切口尽可能小,通常外耳道有窦道通向耳后脓肿,必须刮除窦道内病变组织,防止复发。
6进入鼓室方法
沿狭窄外耳道直达鼓室。在面神经监测下尽可能扩大骨性外耳道和中耳腔,骨性外耳道直径约1.0~1.5cm。
7效果
从临床效果看,外耳道扩大成形术再狭窄和闭锁的概率比外耳道再造术明显减低,仅9.1%,作者的结果与报道一致,其原因尚不清楚。总之,针对外耳道扩大成形术与外耳道再造术除以上几点主要差别外,处理基本相同,总体上手术相对容易,效果相对更好。
文章摘译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先天性中外耳畸形部分章节
征稿启示
如果你想把你的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与更多的耳鼻喉同道交流分享,让更多的人看见你,更多的人获益,欢迎投稿给我们!医无止境,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会以另一种方式被这个世界铭记。
投稿邮箱:gujinzw
.